关闭

回顶部
bet36365体育备用网址 - RZJY.GOV.C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本站首页 >> 专题栏目 >> 全面深化改革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017-11-25
 

 

日教字〔2015111

各区县、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日照国际海洋城教育局,市直各学校:

为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日办发〔201529号)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现就进一步深化我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水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学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实现教学方式最优化、教学效益最大化,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推进课程建设。转变课程功能,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落实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2.提高实施水平。强化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水平,确立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3.完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促进发展的功能,逐步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课程建设。

1.编制课程规划。科学规划学校课程,编制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小学要加强基于学科整合的综合性课程建设,重构以学生生活经验、体验和活动为中心的学科教学内容,加强阅读、科学、艺术、体育教育,丰富教学手段,推行以游戏和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初中注重综合性课程与学科课程并行建设。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加强阅读、科技、审美、体育、生命及社会实践教育,丰富社团活动,开展科技探究、创意、手工制作及艺术活动,重视实验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高中重点开展以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丰富课程类别,加强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提高课程选择性。

2.完善课程结构。按照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课程资源整合优化的基本思路,加大课程统整力度,在保证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按照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特色性课程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构建“三类一体”的课程体系。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拓展课程以综合性课程为主,做到对国家课程的延伸和深化,以服务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特色课程由学校自主开发,做到专题化、系列化、模块化,以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建设数字化课程,开发数字化实验系统,深入推进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教育。尊重教师专业自主权和学生课程选择权,开展“走班制”试验,扩大选修课比例。

3.开发校本课程。立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与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教师课程研发水平等,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撰写《课程纲要》及相关资源,经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编入学校课程选课指导手册。原则上不单独编写面向学生的教材,可开发以《课程纲要》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包,并及时提供补充性的课程资源、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校本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校本课程要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选修校本课程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课程实施。

1.统筹课程实施。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基础性课程,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或缩减规定的课程、课时;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和特色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组织跨学科教学和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学科德育教学活动的研究、推进和实施,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2.改革课堂教学。

1)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落实“三维目标”,构建高效课堂,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对《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目标、教学建议、评价等进行系统化梳理,统筹安排学科学段教学,确保国家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杜绝随意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的现象。树立目标意识,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一定教学情境下的课时目标,使课时目标可操作、可观察、可测量。鼓励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观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利用互联网等数字资源探索现代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现代学习理念和自主学习能力。

2)实施分层教学。按照学生基础、兴趣和特长整合教材,分层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时数、教学策略与方法,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课程表,有针对性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在高中逐步推行选课走班教学,认真研究学生性格特征、智能类型和发展方向,尊重并落实学生选课权。坚决防止和制止课程赶进度、随意增加课时、挤压选修课、违背学生意愿,强制确定选考模块等现象的发生。

3)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内容。教师要研读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确立教与学的重难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重组和“再创造”,科学地安排教学顺序和层次,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优化教学设计。按照学习目标科学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在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演示操作、质疑答辩、总结梳理、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各环节,精心预设、周密推进;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善于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恰当选择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把启发式教学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把外在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通过“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学科教学内容信息化建设,将教学内容、课程背景、补充材料等加以数字化整合。实验课要加强操作、演示教学手段的运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动性。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信息化。优化练习检测。增强练习和检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心设计具有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训练,达成学习目标。充分了解学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练习和检测的内容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跨度安排上要做到适时、适量、适度。

3.规范教学行为。

1)规范教材和教辅资料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中小学教材教辅材料发行使用管理规定,不得推荐选用国家和省定目录之外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义务教育阶段配套练习册通过政府采购随教材发行,普通高中教辅材料由学校选用工作委员会从目录中按照每科1套的原则向学生推荐,学生自愿购买。学校或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

2)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积极探索学生作业布置和评价方法,建立学生作业设计、布置、检查、总量控制和质量监控机制,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本着趣、活、精、实的原则,布置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实践性的作业。切实做到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高中作业布置每天总量不超过2小时。作业评定提倡采用等级加评语的方式,并及时进行反馈矫正。

3)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教师要提前候课,站立讲课。上课衣着得体,举止文明、亲切、自然、大方。上课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板书清楚,书写工整,用字规范,布局合理,重点突出。上课关闭手机,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拖堂。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缺课。禁止酒后上课。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

4)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教师定期对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考试、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等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方式是否真正得到转变、教学评价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要由果索因、追本溯源,剖析、总结教学得失,在理性探索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4.加强教学研究。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做到教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对学科教学重要问题的研究,重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健全学校听评课制度,开展专业的听评课活动,并做好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学校要在规范校本教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基于“学科需求”与“问题解决”的课题研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经验文章,积极参加教科研部门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各级教研部门要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指导,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建立联系点和联系学校,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定期组织召开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三)课程评价。

1.课程建设评价。加强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和校本课程纲要的检查和评估,重点关注课程整体设计的科学性、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和学生的能力发展。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制度,按照初始论证、中期实施和综合效果的完整评价链条,对课程建设和开设效果形成客观评价,促进学校课程的规范实施。

2.课程实施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要尊重学科特点,鼓励采用开卷考试、实验操作、听力测试、辩论、情景测验、成果展示、小论文以及面试答辩等多种评价方式,倡导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不断丰富学生成长记录。严格规范日常考试,加强考试命题研究,做好阅卷、讲评工作。采取调查问卷、召开师生座谈会、征求家长意见等方式,定期开展学生评教、家长评师、社会评学活动,多渠道评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矫正和激励作用。

3.科学运用评价结果。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诊断,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学校课程实施综合评价报告。综合评价报告要注重对学校优势特色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反映,不简单对学校课程实施进行总体性的等级评价。指导学校正确运用评价结果,规范课程建设,改进教育教学,发挥评价的导向的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课程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要着力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牢固树立课程意识,准确把握课程理念,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坚定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努力实现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教育模式、评价方式和管理制度,做到课程执行有保障,课程开发有特色,课堂教学有实效,教学评价有创新。

(二)加强队伍建设。围绕开全开足开好课程的目标,着力优化教师结构,配足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薄弱学科教师。加大教干教师课程改革培训力度,提升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将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专业引领、案例研究和同伴互助等途径,提升教师课程理解能力、二次开发能力和课程实施能力,建设培养具有较强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注重发现和培养课程改革典型,并为其提供培训、经费等各方面的支持。

(三)完善督查机制。制定和完善监督激励机制。制定优秀课程专家、优秀校本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示范学校评选制度,定期开展课改专项调研和阶段评估。将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工作情况与校长考核相结合,对推进课程改革效果不理想的学校根据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对取得较好成绩和良好社会效益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各区县教育局也要制定相应的监督激励机制,监督和指导本区县中小学深化课程改革情况。

bet36365体育备用网址      

20151027 

联系地址:日照市北京路132号 联系电话:0633-8779302 邮政编码:276826
版权所有:bet36365体育备用网址主办 bet36365体育备用网址信息宣传中心规划设计 Copyright (C) 2017-2018
本站提供之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法律依据,确切内容以正式文件及实际业务为准 鲁ICP备090673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