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回顶部
bet36365体育备用网址 - RZJY.GOV.C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山东政策法规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007-05-24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经贸委、财政厅、人事厅、劳动保障厅、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 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年八月二十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人事厅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农业厅                 

    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鲁政发〔200266号),进一步实施《山东省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方案》,加快我省人才高地建设,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要,现对进一步加强我省职业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思路和目标
    1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省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省的职业教育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些地方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统筹不够,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山东制造业强省,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
    2
、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以质取胜,大力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3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争取用35年的时间,建立起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要按照设施先进、专业配套、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富有活力的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要保持大致相当,有条件的地方职业教育所占比例应该更高一些;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应占一半以上。要巩固、加强、优化和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下同)办出特色,提高效益。凡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可以保留中等职业学校的牌子,充分发挥中职和高职两个方面的优势。要按照政府宏观调控、市场需求引导、企业自主培训、全员终身学习的要求,大力加强在职职工的职业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切实加强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有机衔接,把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4
、努力建设一批示范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和示范专业。要把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放到与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每个县(市、区)至少要重点建设好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每个设区的市要重点建设好1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有条件的大企业要建立职业教育学校、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积极探索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为龙头,带动其他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加盟的集团化、连锁式发展模式,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精心实施职业教育十、百、千工程,争取用35年的时间,在全省重点建设10处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100所高水平的骨干示范职业院校、1000个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和水平的示范专业(点),带动我省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强化政府统筹,坚持宏观指导,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5
、认真贯彻《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统筹管理的通知》(鲁政办发〔200397号),进一步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市、县(市、区)政府对职业教育统筹协调的力度,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在省政府领导下,建立由省教育厅牵头,省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厅、人事厅、劳动保障厅和农业厅等部门参加的山东省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县两级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定期组织职业教育专题调研,定期召开职业教育专题会议,着力研究解决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和指导。
    6
、统筹做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就业需求预测和教育发展的状况认真制定本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力争做到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城镇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7
、搭建学校、企业、行业合作的平台。各级政府要统筹职业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搭建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合作的平台,切实解决好由于部门分头管理、学校布点分散、专业设置重复等导致与社会需求脱节、办学不成规模、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等问题。要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强化宏观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学校规模办学,公平竞争,努力提高办学的整体效益。加大校企合作办学力度,支持和鼓励职业院校联合办学。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要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支撑和保障,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应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院校要积极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教育培训服务。通过充分利用社会与企业的教育和培训资源,走联合办学之路,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8
、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积极支持和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对民办职业学校应当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各级政府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招生就业、实习安排、师资聘用和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制定配套政策并予以落实,努力为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公办、民办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
   
三、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服务
    9
、充分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培养农村科技致富人才。发挥县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的作用,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中小学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培训机构资源,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积极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的新型农民和技术骨干,加快农业科技的进村入户。重视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培训工作,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作用,依托各类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广播电视大学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0
、建立农村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认真贯彻《省农业厅等六部门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鲁农科教字〔20049号),按照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好转移培训的各项工作。各地要结合我省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规划,坚持就地转移与跨地区转移相结合、培训农民与提升产业相结合,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各级政府要积极开拓农村劳动力输出渠道。要建立
健全市、县(市、区)、乡(镇)求职资源信息库和资源供求服务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供求信息。要面向市场,以需定培,形成培训、就业后管理教育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落实好《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贯彻教职成〔20036号文件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的意见》(鲁教职字〔200417号)精神,做好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合作办学、联合招生工作,重点抓好30个强县对30个欠发达县的对口合作办学工作。重视城市职业教育资源向农村开放,并积极帮助农村和西部地区学生在城市和东部地区就业。要加大在岗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支持和鼓励行业、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民工学校,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开展面向下岗职工、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四、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11、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要积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扩大职业院校在办学、招生、专业设置、学籍管理、课程开发与教师聘任、教材选用等方面的自主权,提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活力。鼓励公办职业学校引进民办机制,积极探索与企事业单位、其他教育机构、社会团体及个人合作方式,实行多元投资并举的办学运行机制。

  12、坚持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社会需求,特别是我省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我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服装、家电、电子信息、食品等七大产业链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开发培训项目,推进精品专业或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进一步推广平度双元制办学模式,推动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培训。在全省25双元制试点县(市、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争取用35年在全省建立100双元制试点基地,基本达到每县(市、区)1处。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认真实施教育部等六部门提出的职业院校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全面贯彻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全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新技师培养计划,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医疗护理、通信、金融、保险、物流等专业领域培养毕业生10万人,提供短期技能培训30万人次。
    13
、积极推行选修制或学分制,逐步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高等职业教育要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要积极推进,逐步建立起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机制。要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毕业证书与资格证书并重、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把职业院校办成面向社会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应为半年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应为半年至1年。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育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法,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创造条件,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14
、注重职业培训质量,大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要认真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人才强省人才兴企战略,建立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对广大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对经营管理人员要深入开展以工商管理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要积极开展以技术创新、科技攻关、成果应用、产品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对各类技能人员和一线职工要强化以岗位技能和实用操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技能性培训,广泛开展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内容的适应性短期培训,不断提升一线职工的技术等级水平。同时,要加强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15
、建立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认真搞好人才、劳动力市场预测与分析。人事、劳动保障和教育部门共同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制,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本地或异地就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国(境)外就业。放宽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户籍政策,在职业学校招生和毕业时,与大中专学生同等办理转户手续。
    16
、鼓励实行毕业生召回制度。要做好毕业生情况的跟踪调查与跟踪服务,各有关部门和各职业院校要成立专门就业指导领导机构,组成专门就业指导服务队伍,深入厂矿企业,拓宽就业渠道。有条件的学校对上岗后不能适应工作或因企业倒闭等原因而下岗的毕业生,实行召回制度,在培训合格后重新推荐就业,为学生、家长解除后顾之忧。
   
六、坚持以人为本,以质取胜,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
    17
、加快建设一支双师型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要建立健全专业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并将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应不少于规定的学时数,每2年应有2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并作为教师提职、晋级的必要条件,其他教师和管理人员也应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和调研。要积极改革职业学校的用人制度,允许职业学校通过教师资格认定,从社会上招聘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从根本上解决双师型教师的来源。人事部门要积极为职业院校招聘人才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提供服务。各有关部门要解决好到职业院校任教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和技师的职称等问题。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规定,再评聘第二专业技术职务。要深化职业院校教职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岗位津贴与个人工作业绩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18
、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切实改善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积极实施职业教育十、百、千工程。根据我省实际,以打造七大产业链为核心,确定汽车、船舶、家电、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化工与冶金、食品以及建筑与运输、农林养殖、商贸旅游等十大类重点专业为职业教育首批启动建设的实习、实训基地,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10处条件良好、设备齐全、适应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基地。每个设区的市也要规划建设23处重点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多元投资、自主发展的新机制。实训基地不仅要完成教学实训任务,还应主动面向市场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实行政府、企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共建共管,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机会。
   
七、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19
、落实先培训、后输出政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各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的,应从取得相应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有关部门要加强劳动执法监察,认真落实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
    20
、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保障、人事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加快完善我省职业资格和职业技术等级考核标准,增加考核的专业(工种),形成与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相互联系、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动态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加快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制度。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监控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允许新兴产业及行业排头兵企业制定岗位(职业)标准,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后进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试点。要根据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就业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开展鉴定工作,做好相关服务。严禁在开展鉴定工作中乱收费。
    21
、做好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认定工作。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的原则,全省新确定100所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或技能鉴定基地。劳动保障、人事和教育部门以及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加强指导,提供方便。要做好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对接服务,加强专业教育相关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相互沟通与衔接。学生技能鉴定理论部分可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避免重复考核。
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以及少数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主体专业,经相关部门认定,其毕业生参加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并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者,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关部门要抓紧组织对职业学校主体专业的认定工作,积极研究和探索职业学校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互认的路子。
   
八、坚持多渠道筹措和增加办学经费,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2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鲁政发〔200266号),用足已出台的政策规定,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和生均事业费逐年增长。地方财政按每班农村4000元、城市5000元拨付职业高中(中专)专业教学经费;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按照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成本费用,专项用于职工教育和培训。  23、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完善政府、学校、学习者、企业、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步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发放。省财政从 2005年起适当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企业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承担相应的费用。企业技术开发费实行据实列支,鼓励企业不断提高列支比例,其中服务于技术开发的职工教育培训支出作为技术开发费据实列入成本费用。对不按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收回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各市、县(市、区)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在安排使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科技开发和科技推广经费以及扶贫资金时,要根据项目实施需要,把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24
、加强职业教育经费管理和改革。职业院校按规定收取的学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地方各级财政应全额返还职业学校按规定收取的学费和杂费,不得冲抵财政拨款,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挪用。严禁向职业学校乱收费。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提高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要改革财政投入方式,坚持以奖代补的原则。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主要采用奖励、直接补助等方式,重点用于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专业建设及扶持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九、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共同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25、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承担起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依法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把职业教育工作列为年度教育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向人大、政协报告职业教育工作,并接受检查和指导。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督导和职业院校的评估检查。
    26
、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改变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培养、轻技能培养的倾向,引导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择业观。废除各种限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真正把职业教育放到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各级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责任制,每年要对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在政府指导下,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定期研究职业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形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27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和以能力为导向的社会职业培训评价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把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作为评估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和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职业学校先进集体和先进单位的重要条件。今后,各有关部门每年都要把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向社会公布。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上,要加大对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学校的倾斜力度。在对职业院校的评估检查中要加大毕业生就业率权重。
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努力改变职业培训中长期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倾向,把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考核评估职业培训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以能力为导向的社会职业培训评价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人才特别是企业紧缺人才需求预测工作,为职业教育提供科学的导向和依据。
    28
、创新用人理念,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营造社会创一流环境、岗位创一流品牌、个人创一流业绩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许振超等优秀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增强其职业荣誉感。要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认定其相应的职业资格。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优秀教师、职业院校优秀毕业生,要按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建立优秀技能人才政府津贴制度,认真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通知》(鲁政发〔200383号)精神,将技能人才与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同等对待,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在政策上与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同等对待,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开创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良好局面。


 
 
     
○○四年八月十九日

 

联系地址:日照市北京路132号 联系电话:0633-8779302 邮政编码:276826
版权所有:bet36365体育备用网址主办 bet36365体育备用网址信息宣传中心规划设计 Copyright (C) 2017-2018
本站提供之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法律依据,确切内容以正式文件及实际业务为准 鲁ICP备09067315号-1